取消物理主义与解释空缺论题
以下三篇文章属于心灵哲学领域。在内容与写作时间上依序渐进,反映了一种思路的变化。其中,前两篇是读书笔记,因此大段摘引了原文,题目为后加;第三篇则是书评。
对跖人与取消物理主义
(摘引内容来自理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第73页)
罗蒂设想,
为了详细说明“不知道他们有心”是什么意思,罗蒂继续设定:在这个世界,
这一设想的内涵为何?当发现这种生物(罗蒂将他们戏称为 The Antipodeans ——“对跖人”)总是用“ C 纤维颤动”代替地球语言中的“疼痛”概念,用 S296、G412 等名词代替我们的某些信念与欲望时,我们——地球人哲学家——又会有怎样的看法?看起来,这一情况完全不同于语言翻译问题。根据我们的常识观念,疼痛虽然与神经纤维有关,但像对跖人那样使用神经科学概念,似乎就忽略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毋庸讳言,这些内容,即是所谓的“心智图像”——第一人称的经验。以下疑问是显然的:我们感到疼痛时所具有的那种私人感觉,如何能够用神经科学语言加以描述?
在常识观念看来,私人感觉是一种内部现象,试图用“C 纤维颤动”这样外部的、公共的概念予以指称,是不得要领的。在这里,根深蒂固存在的是内部-外部的区分——也就是说,存在一些不可能被公共地描述的事件。然而,当对跖人用“C 纤维颤动”替代“疼痛”,准确的说是将“疼痛”这一感觉说成是由“C 纤维颤动”所引发的自身感觉时,发生了解释的退步吗?看起来并没有。与常见误解相反,对跖人并非无法阐述私人感觉,对跖人语言相对于地球语言也没有缺失任何东西。
让我们大方地假设某位地球人与某位对跖人拥有相同的私人感觉——相同的心智图像(如果可能的话)。此时,地球人会说 A:“我感到疼痛”,而对跖人会说 B:“我的 C 纤维颤动了”。这里面存在什么差别?许多理论家指出,感到疼痛,也即具有某种特定的私人感觉,是使用“疼痛”概念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意味着,A 是一个不可检验的语句:即使医学检查表明该地球人的身体没有任何异常,也不能反驳 A。然而,同样的检查却可以对 B 进行否定,因为后者采用了公共概念;进而,我们能够对该对跖人说:“不,你的 C 纤维并没有颤动。”必须注意,这并不是否认此人所具有的私人感觉的实在性。或许是对跖人的经验科学出了一些问题,又或许是此人被幻觉所欺骗,等等。
采用对跖人语言的后果是,A 类不可检验的语句从此消失了。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在对跖人世界中,或许会有个别人试图使用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的概念,比如用符号 W 指称一种私人感觉;但正如维特根斯坦所揭示的,这种私人语言完全不可能存在。很容易借此引申出这样的反驳意见:如果疼痛果真只是一种私人感觉,我们为什么能够借助日常语言谈论它?事实是,很大程度上,“疼痛”概念正是借助某些外部现象——人的行动(言语以及表现)、经验科学研究、医学检查等等建立起来的。可以说,自始至终,我们都在依靠上述要素尽力消解疼痛的内部性。然而,只要这一语词还没有被“C 纤维颤动”这类公共概念替代,私人感觉就依然具有前述的权威;人们对它,准确的说是由内部-外部之区分所引发的困惑依然不会消失。
起初,我们将“疼痛”这一概念纳入日常语言,仅仅是因为现有知识尚无法对它作出合理解释;而当经验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此种私人感觉背后的原因时,这一概念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以上就构成了我们采纳取消物理主义(Eliminative Materialism)的理由:经验科学有能力也有必要改变我们的语言,进而撼动内部-外部区分,最终完全消除心智的神秘。正如丘奇兰德所指出的,在历史上,经验科学已经无数次光荣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就像“女巫”、“燃素”与“以太”一样,“相信”、“欲求”、“恐惧”与“疼痛”等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概念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解释空缺、常识理论与经验基础
(摘引内容来自保罗·丘奇兰德《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第28页)
物理主义者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即是所谓“感受质”(qualia)的问题,迄今为止,对物理主义方案的主要辩驳都采取了设计一个“解释空缺”(The Explanatory Gap)式案例的方法,比如:托马斯·内格尔的蝙蝠论证(我们不能设想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弗兰克·杰克逊的知识论证(居于黑白房间之内的科学家玛丽拥有关于物理世界的所有知识,但在她走出房间时,似乎仍获得了新的知识);Ned Block 等人的颠倒光谱论证(两人观察同一个对象时感知到了完全不同的颜色却用同一个语词指称它们),等等。实际上,如果我们乐意的话,这样的例子可以有无数多个。此类论证均立足于以下立场:如果物理主义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的意识经验,或者说心智图象就应该能够被完全地还原为物理事件;换言之,解释空缺式案例就构成了对物理世界图象之完备性的反驳。
对此,取消物理主义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上述立场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还原主义观念,意即将高阶的心理事件还原为更为基础的物理事件;如果无法还原,只能证明物理世界图象的失败。然而,还原不成功或许还有别的原因:很有可能,我们的心智图象本身就是错误的。
这一结论令人大惑不解。在我们的眼中,意识经验只是一种“现象”,而现象是无所谓错误或不错误的;如果取消物理主义者的意思是我们的所观所感都不存在,那更是万分荒谬。但事情绝非如此简单。实际上,充盈在我们的经验之中的并不是纯粹的“感受质”,而是被语言——概念-语义网络——重构过的“理论事件”。这意味着,我们的心智图象本就是由一种粗糙却根深蒂固的常识理论建构而成的,而绝不是“原初的”或先天无误的。丘奇兰德在书中构设了以下两个例子:
A.
这一构想似乎与蝙蝠论证非常相似。蝙蝠是靠人所没有的声纳或超声波来辨别周围物体的;而上述生物——红外线人——是靠人所没有的特殊视觉器官来判断周围温度的。对此,内格尔想必会非常有理地评论道,因为受到我们的“心理资源的严格限制”,所以无论怎样想象,我们都不可能知晓所谓“看到温度”是什么意思。事实并非如此。红外线人所能感知到的是对象的“亮度”,譬如,如果一个物体看起来非常亮,他们就会说它很热。那么,当他们和我们说着同一句话“杯子很热”时,什么地方存在差异?显然,区别就存在于神经-生理机制上。但真正值得回答的问题是,在关于“冷”和“热”之概念的意义方面,我们和红外线人存在不同吗?
令人惊讶的事实是:虽然我们口中的“冷”“热”来源于触觉、而他们的则来源于视觉,但双方的概念所指的都是物体的温度。这一事实所揭示的结论是深刻的:观察语词的意义似乎并不是由感觉决定的。一方面,我们不能说“冷”“热”只能被触摸到而不能被看到,正如红外线人也不能说“冷”“热”只能被看到而不能被触摸到一样;另一方面,我们与他们就温度论题进行交流时也并不会感到有什么障碍。
或许会有这样的反对意见:尽管我们与红外线人的“冷”“热”概念具有相同的外延,但无可否认,双方所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性质。为了考虑这种辩驳,我们可以转而讨论一些非一元性的知觉特质。丘奇兰德建议我们设想:有一些看起来是圆形、摸上去也是圆形的物体;再假设有两个人想要获知这些物体的形状,但不幸的是,其中一个人由于先天麻痹而丧失触觉,另一个由于先天失明而丧失视觉。关键的问题即是,他们在进行感知的时候,是感受到了不同的性质,还是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了同一个性质?显然是后者。如果我们承认“圆形”这一概念归根到底属于这些物体自身而不是源自人们的感觉,那么,说两人所感知到的是根本不同的内容,就是不可思议的。
B.
在如上“热质社会”中的人——热质朋友——似乎持有一种业已被我们世界的科学家证实为错误的热理论,但他们并不认同这一点:“热质”概念、以及对热质之种种性质的认识构成了一种“理论”。他们认为,热质的存在是显然的——它直接源于经验(比如触觉),而无需任何理论的证明。这一观念并不能为那种常见的怀疑论所打倒,若我们问热质朋友:“你真的触到流体了吗?”他们也会带着嘲弄问出同类问题:“你真的看到物体了吗?”“你真的听到声音了吗?”“你眼前的世界是真实的吗?”甚至,它也不能为正确的热的分子运动说所击败:若我们向热质朋友指出所谓“热质”实际上是一些微粒、而所谓热质的压力也不过是微粒的平均动能,他们也不会放弃热质观念,反而会为弄清了热质的内部构造而感到喜悦。
上述失败当然不意味着热的分子运动说与热质观念是全无矛盾的。我们可以继续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何以构成一种流体物质?或者说,物质与无规则运动之间何以互相转化?这或许会让热质朋友们困惑不解,但热质观念并不会被放弃。“热质社会”中的理论家们可以发明出无数的说法:热质直接来源于经验因而比理论更加基础;分子运动说只是一种工具假说而不说明实在,等等。最终我们认识到,放弃这种陈腐观念的困难之处并不在于人们直接感知到了热质。人们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感知到热质——关键在于,人们所拥有的只是一种感觉,而在接触分子运动说之前,这种感觉就已经被认为是对“热质”的感知结果了。对“热质”概念的支撑来自于语言,来自于“热质社会”中的概念-语义网络:人们将感觉的来源定义为一种流体物质,又为它构设出一系列性质;这一套理论假说是如此深入地嵌入了“热质社会”的语言世界,以至于不管它多么难以还原为分子运动说,人们也不愿意放弃它。这一现象被丘奇兰德称为“概念惰性”(conceptual inertia)。
正如热质说是一种大大超出感觉的理论、而不是直接的感觉信息一样,我们的常识概念-日常经验也应该被视为理论。丘奇兰德随后举出了一个浅显的例子:常识关于热的概念实际上是与正确的科学理论矛盾的,比如,常识一般认为,正常条件下人们感觉较热的物体就是更“热”的;但实际上,由于导热能力的不同,一块温度比木块低的铁块反而可能会让人感觉更热。在这里,常识理论所提供的说明——“热”即感觉较热——明显地与科学理论——“热”即温度较高——发生了龃龉。这就又一次证明了前面的结论:观察语词的意义并不能由感觉决定,在一种更优的理论面前,感觉不应该居于基础地位。
解释空缺式辩驳立足于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的两分法。这意味着存在一些能够被称作“经验基础”的信息,它们能够被我们客观、中立而无误地接收,并作为评判物理世界图象的可信凭据。以上研究已经表明,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首先,我们总是、并且只能通过理论概念理解世界,并且这种理论目前很大程度上是常识化的;其次,为了提供必要的解释与说明,理论概念的意义总要超出感觉经验;第三,不同的理论之间存在竞争与优劣之分,解释空缺论者所依赖的上述区分,实际上是常识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区分。正如理查德·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之中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朝一日能够摧毁原有的心智图象,直接以“C 纤维颤动”而不是“疼痛”指称自身C纤维颤动所引发的感觉,亦即用神经-生理概念代替——而不是翻译——错误的常识心理学概念,心智的神秘就会完全消失,解释空缺疑难当然也将随之迎刃而解。相对于常识理论,科学理论在诸多方面都有巨大优势;而常识理论的优势仅仅在于它处于一个已建成的、根深蒂固的概念-语义网络之中,理论的更替必须以该网络的重构为前提。事实上,这种重构在科学史的每一页上都在发生。
重思解释空缺
(对丹尼尔·邓尼特《意识的解释》的评论)
初看起来,解释空缺(The Explanatory Gap)论题只对立足于严格还原论的物理主义方案构成挑战,而对于取消物理主义而言则并无威胁,因为后者相信:在经过充分的知觉开发,或者说自然信息的概念开发(conceptual exploitation)之后,我们当前实质上立足于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理论的心智图象将被宣判为错误的,它最后必然会被经验科学所提供的神经-生理图象所代替。Richard Rorty 进一步指出,我们完全可以从语言角度想象这样一种替代过程: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用“C-神经纤维颤动”代替自然语言中的“疼痛”概念,用 S296、G412 等名词代替我们的某些信念与欲望,所谓心理状态与物理状态,或者说内部状态与外部状态之间的界限就消失了;进而,成功迷惑了几代哲学家的所谓“一个身体正常的人宣称自己疼痛”的难题也将告解决。统而言之,在取消物理主义者看来,解释空缺式案例并不构成深刻的挑战,物理主义方案不需要,也不可能去容纳常识心理学这样的错误理论。
然而,即使我们能够承认自己的知觉功能已经深陷于错误的理论之中,但毫无疑问,知觉本身是存在的。上述论断可能马上就会遭到取消物理主义者的质疑:“知觉存在”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确能够接收各种信息,但说我们“拥有知觉”有何意义?功能主义无比正确地指出,知觉是一种能力,其物理基础是大脑中的神经-生理活动。但是,这构成了一个充分的解释吗?
我们对知觉概念的用法之多,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对它的深入思考。我建议将知觉视为一种第一人称的体验。体验当然是“第一人称”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它是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私人语言”。事实上,如果上文所提到的替代工作是可能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心灵状态最终转译为物理状态,甚至可以通过精密的手段达到对神经元的操控;也即,任何一种所谓私人的心理事件都可以通过其物理基础而转化为物理事件,最后传递到其他人那里,具体而言,借助对其他人大脑中神经-生理活动的研究,我们将有可能拥有别人的体验——比如体验到成为一个红绿色盲是什么感觉。知觉当然是可转移的,在这一意义上,私人语言论证与 Thomas Nagel 的蝙蝠论证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如果取消物理主义者以为这种可转移性,或者说对内外状态之区分的取消就能够解除关于心灵的最终疑惑,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Dannett 在书中以不屑的口气提到了著名的颠倒色觉实验。他大方地承认,某一天某人突然发现“草变成红色,天空变成黄色”,这毕竟是可能的,并且,这一情况意味着“事物在你看来的样子大不相同”了。让我们就此打住!问题出现了:这一事态究竟改变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当然,我们都同意,变化的是大脑内的神经-生理状态。但是,难道取消物理主义者能够否认,这样一位不幸者的体验同时也发生了变化么?如果这样说是可行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怀疑,这样一种第一人称的体验的确存在。
让我们以一个更清楚的方式描述问题。前面已经提过,痛觉由大脑内的C-神经纤维所引起。这意味着,如果刺激某人的C-神经纤维,他将拥有一种特殊的体验。如果我们对这一公式没有异议,那么相同的问题就又出现了:为什么刺激C-神经纤维,人就会有痛觉?进一步,认知科学家如何可能在不借助内省报告,准确地说,在不相信受试者具有心灵的前提下确定疼痛与C-神经纤维的关系?Dannett 相信他的异现象学(Heterophenomenology)的方法与意向性立场(The Intentional Stance)的设定能够解决这一疑问,并举出小说作为例子:我们不必相信小说与真实世界存在必然联系就能够研究其内容;同样,我们不必相信受试者有意识就能够研究其报告。在研究中,我们只需将小说与报告看成一种构成了某个异现象学世界的纯化的文本即可。但我怀疑,如果我们不预设受试者拥有心灵,那么无论异现象学探究进行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确定第一人称体验的存在。尽管 Dannett 将 David Rosenthal 的高阶意识理论视为一个对象是否拥有意识的决定性的经验证据,但我看不出,他所构想的能够进行递归的自我表征的“升级僵尸”(zimbo)如何能够被视为拥有二阶意识。事实上,关于高阶意识,Rosenthal 要么是错的,要么就是给出了一个正确却毫无用处的结论。
二元论者 David Chalmers 正确地将心灵问题划分为 easy problems 与 hard problem。最终,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疑惑只有一个:为什么在认识感觉信息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觉,简单地说,为什么存在第一人称的体验?这一问题是成立的,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存在论的范畴上抛弃物理主义,还值得详细讨论。这部分是因为,上述对第一人称的体验的描绘很可能引起了一个哲学上的疑问,即知觉在世界图象中的地位究竟为何。知觉是一个非物理对象,还是某个由非物理对象构成的非物理事态,还是某个由物理对象构成的非物理事态?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就走入了错误的路口。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某个存在论系统之前,首先值得考虑的是:知觉概念是否果真处于世界图象之内?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知觉并不属于经验范畴,而是一个先验概念。这一结论意味着,知觉可能是关于某些经验对象亦即物理对象的存在论成立的前提。下面我将尝试给出一个关于知觉的先验论证。
A: 一个世界图象即是一组陈述。
B: 一组陈述的意义必然最终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基础概念-语义网络。
C: 因此,处于这一网络之中的概念不可能处于该世界图象的内部,亦即,其自身不可能成为该世界图象中的对象或事态。
实际上,上述论证适用于任何一个语言系统。对于物理主义的世界图象而言,因果概念是其基础概念-语义网络的一员,因为不可能使用物理学语言解释因果概念;相反,因果概念是物理学陈述之有意义的必要条件。知觉概念同样如此:如果没有知觉,也即,没有任何第一人称的体验,便不可能存在任何有意义的陈述,正如盲人无法理解关于颜色的陈述一样(在此我提请读者关注 Karl Popper 的一篇看起来在当代哲学中不甚重要的名为《语言与身-心问题》的论文。该文试图向我们表明,任何物理机器都不可能将语言用于描述与论证。其中一个关键的论述是,命名——将一个语词赋予一个对象——不可能是因果作用的结果,或者说,任何单纯的物理过程都不会产生命名活动的效果(注意:这只是反对了心-脑同一论,而没有危及物理主义方案的硬核,特别是非还原论的物理主义),因为后者必然伴随着知识与意向性;进而,如果命名不可能,那么对语言更复杂的运用就更不可能实现。今天看来,如果我们忽略这篇论文中想当然的二元论的意旨,那么它似乎就构成了 John Searle 中文屋实验的一个精简版本,同时又具有免于繁琐构设之干扰的优点)。因此结论便是,知觉(至少)是物理主义世界图象的基础概念-语义网络的组成部分。
取消物理主义者 Paul Churchland 正确地指出,并没有纯粹的,或者说先天正确的感觉信息,我们的知觉总依赖于一个概念架构(conceptual framework),而常识心理学即是这样一种架构。但他没有意识到,在此意义上神经-生理科学(乃至整个经验科学)同样是一种概念架构。Hilary Putnam 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其著名的内在实在论(Internal Realism)强调,“构成世界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在某个理论或某种描述之内提出,才有意义。”尽管这一论断经常被认为是相对主义式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采认相反的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立场,事实上,认为一切概念都应该得到(同等程度的)“终极解释”,这正是形而上学实在论的观念。正如物理学陈述需要因果概念才有意义、道德论断需要自由概念才有意义一样,认知科学把知觉概念设定为先验的,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显而易见的是,不可能用物理语句解释因果概念;不可能用道德语句解释自由概念;同理,也不可能用神经-生理语句(当然,物理语句同理)解释知觉概念。并不存在所谓最后的、根本的解释——对构成世界之对象的说明必然依赖于一个基本的概念系统,而这一概念系统自身不可能得到解释。在此意义上,解释空缺永远存在。
对跖人与取消物理主义
(摘引内容来自理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第73页)
罗蒂设想,
在远离我们星系的另一端有一个星球,上面栖居着像我们一样的生物:身上没有羽毛,双足,会建造房屋和制造炸弹,写诗和编计算机程序。这些生物不知道他们有心。他们有“想要”、“企图”、“相信”、“觉得恐惧”、“感觉惊异”一类的观念。但他们并不认为,上述这些被意指的心理状态——一些独特而与众不同的状态——很不同于“坐下”、“感冒”和“性欲被挑动”。
为了详细说明“不知道他们有心”是什么意思,罗蒂继续设定:在这个世界,
神经学和生物化学是技术突破在其中取得成就的首要学科,而且这些人的大部分谈话都涉及到他们的神经状态。当他们的幼儿奔向热炉灶时,母亲喊道:“它将刺激他的 C 纤维”。当人们看到精巧的视觉幻象时就说:“多奇怪!它使神经束G14 颤动,但是当我从旁边看时可以看到,它根本不是一个红的长方形。”他们的生理学知识使得任何人费心在语言中形成的任何完整语句,可以轻而易举地与不难识别的神经状态相互关联起来。当人在说出、或企图说出、或听到这个句子时,该神经状态就会出现。这种状态有时也会出现在孤身一人之时,人们在报道这类情况时会说:“我突然处于 S296 状态,所以我扔出了奶瓶。”有时他们会说出这样的话:“它看起来像一匹象,但我想起象不出现在这块大陆上,所以我明白了,它一定是一头哺乳动物。”但是他们有时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会说,“我有 G412 以及 F11,但是然后我有 S147,这样我明白了,它一定是一头哺乳动物。”他们把哺乳动物和奶瓶看成是信念和欲望的对象,并看成是造成某些神经过程的原因。他们把这些神经过程看作信念和欲望相互有因果作用,其方式正如哺乳动物和奶瓶一样。某些神经过程可能是蓄意自我引生的,而且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善于在自身内引生某些神经状态。另一些人善于发现大多数人不可能在自身内认出的某些特殊状态。
这一设想的内涵为何?当发现这种生物(罗蒂将他们戏称为 The Antipodeans ——“对跖人”)总是用“ C 纤维颤动”代替地球语言中的“疼痛”概念,用 S296、G412 等名词代替我们的某些信念与欲望时,我们——地球人哲学家——又会有怎样的看法?看起来,这一情况完全不同于语言翻译问题。根据我们的常识观念,疼痛虽然与神经纤维有关,但像对跖人那样使用神经科学概念,似乎就忽略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毋庸讳言,这些内容,即是所谓的“心智图像”——第一人称的经验。以下疑问是显然的:我们感到疼痛时所具有的那种私人感觉,如何能够用神经科学语言加以描述?
在常识观念看来,私人感觉是一种内部现象,试图用“C 纤维颤动”这样外部的、公共的概念予以指称,是不得要领的。在这里,根深蒂固存在的是内部-外部的区分——也就是说,存在一些不可能被公共地描述的事件。然而,当对跖人用“C 纤维颤动”替代“疼痛”,准确的说是将“疼痛”这一感觉说成是由“C 纤维颤动”所引发的自身感觉时,发生了解释的退步吗?看起来并没有。与常见误解相反,对跖人并非无法阐述私人感觉,对跖人语言相对于地球语言也没有缺失任何东西。
让我们大方地假设某位地球人与某位对跖人拥有相同的私人感觉——相同的心智图像(如果可能的话)。此时,地球人会说 A:“我感到疼痛”,而对跖人会说 B:“我的 C 纤维颤动了”。这里面存在什么差别?许多理论家指出,感到疼痛,也即具有某种特定的私人感觉,是使用“疼痛”概念的充分必要条件。这意味着,A 是一个不可检验的语句:即使医学检查表明该地球人的身体没有任何异常,也不能反驳 A。然而,同样的检查却可以对 B 进行否定,因为后者采用了公共概念;进而,我们能够对该对跖人说:“不,你的 C 纤维并没有颤动。”必须注意,这并不是否认此人所具有的私人感觉的实在性。或许是对跖人的经验科学出了一些问题,又或许是此人被幻觉所欺骗,等等。
采用对跖人语言的后果是,A 类不可检验的语句从此消失了。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在对跖人世界中,或许会有个别人试图使用一些只有他自己知道的概念,比如用符号 W 指称一种私人感觉;但正如维特根斯坦所揭示的,这种私人语言完全不可能存在。很容易借此引申出这样的反驳意见:如果疼痛果真只是一种私人感觉,我们为什么能够借助日常语言谈论它?事实是,很大程度上,“疼痛”概念正是借助某些外部现象——人的行动(言语以及表现)、经验科学研究、医学检查等等建立起来的。可以说,自始至终,我们都在依靠上述要素尽力消解疼痛的内部性。然而,只要这一语词还没有被“C 纤维颤动”这类公共概念替代,私人感觉就依然具有前述的权威;人们对它,准确的说是由内部-外部之区分所引发的困惑依然不会消失。
起初,我们将“疼痛”这一概念纳入日常语言,仅仅是因为现有知识尚无法对它作出合理解释;而当经验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此种私人感觉背后的原因时,这一概念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以上就构成了我们采纳取消物理主义(Eliminative Materialism)的理由:经验科学有能力也有必要改变我们的语言,进而撼动内部-外部区分,最终完全消除心智的神秘。正如丘奇兰德所指出的,在历史上,经验科学已经无数次光荣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就像“女巫”、“燃素”与“以太”一样,“相信”、“欲求”、“恐惧”与“疼痛”等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概念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解释空缺、常识理论与经验基础
(摘引内容来自保罗·丘奇兰德《科学实在论与心灵的可塑性》第28页)
物理主义者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即是所谓“感受质”(qualia)的问题,迄今为止,对物理主义方案的主要辩驳都采取了设计一个“解释空缺”(The Explanatory Gap)式案例的方法,比如:托马斯·内格尔的蝙蝠论证(我们不能设想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弗兰克·杰克逊的知识论证(居于黑白房间之内的科学家玛丽拥有关于物理世界的所有知识,但在她走出房间时,似乎仍获得了新的知识);Ned Block 等人的颠倒光谱论证(两人观察同一个对象时感知到了完全不同的颜色却用同一个语词指称它们),等等。实际上,如果我们乐意的话,这样的例子可以有无数多个。此类论证均立足于以下立场:如果物理主义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的意识经验,或者说心智图象就应该能够被完全地还原为物理事件;换言之,解释空缺式案例就构成了对物理世界图象之完备性的反驳。
对此,取消物理主义者持有不同的看法。上述立场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还原主义观念,意即将高阶的心理事件还原为更为基础的物理事件;如果无法还原,只能证明物理世界图象的失败。然而,还原不成功或许还有别的原因:很有可能,我们的心智图象本身就是错误的。
这一结论令人大惑不解。在我们的眼中,意识经验只是一种“现象”,而现象是无所谓错误或不错误的;如果取消物理主义者的意思是我们的所观所感都不存在,那更是万分荒谬。但事情绝非如此简单。实际上,充盈在我们的经验之中的并不是纯粹的“感受质”,而是被语言——概念-语义网络——重构过的“理论事件”。这意味着,我们的心智图象本就是由一种粗糙却根深蒂固的常识理论建构而成的,而绝不是“原初的”或先天无误的。丘奇兰德在书中构设了以下两个例子:
A.
简单地想象一个人种,他们具有更大的眼球和/或高度折射的晶状体,这个视网膜完全由视网膜杆组成的人种对于远红外线区的某个波长的电磁辐射非常敏感。既然任何物体在远红外线区的辐射具有的强度或多或少是由于它的温度的直接作用,并且既然这些物体的映像将在所描述的这种眼睛的视网膜中形成,因此,从生理上说,它们的拥有者随时能够从视觉上感知普通物体的温度,因为与此对应的映像的“亮度”是它的一个作用。
这一构想似乎与蝙蝠论证非常相似。蝙蝠是靠人所没有的声纳或超声波来辨别周围物体的;而上述生物——红外线人——是靠人所没有的特殊视觉器官来判断周围温度的。对此,内格尔想必会非常有理地评论道,因为受到我们的“心理资源的严格限制”,所以无论怎样想象,我们都不可能知晓所谓“看到温度”是什么意思。事实并非如此。红外线人所能感知到的是对象的“亮度”,譬如,如果一个物体看起来非常亮,他们就会说它很热。那么,当他们和我们说着同一句话“杯子很热”时,什么地方存在差异?显然,区别就存在于神经-生理机制上。但真正值得回答的问题是,在关于“冷”和“热”之概念的意义方面,我们和红外线人存在不同吗?
令人惊讶的事实是:虽然我们口中的“冷”“热”来源于触觉、而他们的则来源于视觉,但双方的概念所指的都是物体的温度。这一事实所揭示的结论是深刻的:观察语词的意义似乎并不是由感觉决定的。一方面,我们不能说“冷”“热”只能被触摸到而不能被看到,正如红外线人也不能说“冷”“热”只能被看到而不能被触摸到一样;另一方面,我们与他们就温度论题进行交流时也并不会感到有什么障碍。
或许会有这样的反对意见:尽管我们与红外线人的“冷”“热”概念具有相同的外延,但无可否认,双方所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性质。为了考虑这种辩驳,我们可以转而讨论一些非一元性的知觉特质。丘奇兰德建议我们设想:有一些看起来是圆形、摸上去也是圆形的物体;再假设有两个人想要获知这些物体的形状,但不幸的是,其中一个人由于先天麻痹而丧失触觉,另一个由于先天失明而丧失视觉。关键的问题即是,他们在进行感知的时候,是感受到了不同的性质,还是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了同一个性质?显然是后者。如果我们承认“圆形”这一概念归根到底属于这些物体自身而不是源自人们的感觉,那么,说两人所感知到的是根本不同的内容,就是不可思议的。
B.
假设一个由人构成的孤立社会,这次这个社会中的人在生理的任何方面都与我们相同:相同的感觉器官,相同的感觉,相同的客观意向性。他们的语言也与普通英文没什么区别,除了以下方面:在我们认为或者谈到物体是暖的,正在变冷,正在发白热光等诸如此类的地方,他们认为与谈论的与我们完全不同。按照他们构想事物、而且自从有历史纪录以来他们就是这样构想事物的方式,所有物体——无论是固体的、液体的,还是气体的——都含有一种极其难以察觉和描述的可压缩的被称为热质(caloric)的流体。正如水在海绵里存在的方式一样,热质存在于物体里,数量变动不居。热质在任何均衡的物体中均匀地流动和扩散,如果两个物体存在物理接触,并且一个物体中的热质流体压力高于另一个物体中的热质流体压力,那么热质就会从前一个物体流向后一个物体。人们也许会说,如同水一样,热质“寻找自身的平衡”。
然而,在对于这种流体的亲和力,以及在吸收这种流体的能力上,不同的物体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与其他物质相比,某些物质是更好的‘海绵’。一些物质能轻易的大量吸收热质流体,而被吸收流体的压力却只有轻微上升。但是在其他一些物质中,只是从外界增加少量的流体,被吸收的流体的压力就会急剧上升,并且它很快与给予这种流体的物体的压力达到平衡,流动就在这里停止了。例如,水是一种极佳的热质海绵,但是铝就相对差一点。最后热质在其间的流动速度上,不同的物质当然也各不相同。
在如上“热质社会”中的人——热质朋友——似乎持有一种业已被我们世界的科学家证实为错误的热理论,但他们并不认同这一点:“热质”概念、以及对热质之种种性质的认识构成了一种“理论”。他们认为,热质的存在是显然的——它直接源于经验(比如触觉),而无需任何理论的证明。这一观念并不能为那种常见的怀疑论所打倒,若我们问热质朋友:“你真的触到流体了吗?”他们也会带着嘲弄问出同类问题:“你真的看到物体了吗?”“你真的听到声音了吗?”“你眼前的世界是真实的吗?”甚至,它也不能为正确的热的分子运动说所击败:若我们向热质朋友指出所谓“热质”实际上是一些微粒、而所谓热质的压力也不过是微粒的平均动能,他们也不会放弃热质观念,反而会为弄清了热质的内部构造而感到喜悦。
上述失败当然不意味着热的分子运动说与热质观念是全无矛盾的。我们可以继续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何以构成一种流体物质?或者说,物质与无规则运动之间何以互相转化?这或许会让热质朋友们困惑不解,但热质观念并不会被放弃。“热质社会”中的理论家们可以发明出无数的说法:热质直接来源于经验因而比理论更加基础;分子运动说只是一种工具假说而不说明实在,等等。最终我们认识到,放弃这种陈腐观念的困难之处并不在于人们直接感知到了热质。人们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感知到热质——关键在于,人们所拥有的只是一种感觉,而在接触分子运动说之前,这种感觉就已经被认为是对“热质”的感知结果了。对“热质”概念的支撑来自于语言,来自于“热质社会”中的概念-语义网络:人们将感觉的来源定义为一种流体物质,又为它构设出一系列性质;这一套理论假说是如此深入地嵌入了“热质社会”的语言世界,以至于不管它多么难以还原为分子运动说,人们也不愿意放弃它。这一现象被丘奇兰德称为“概念惰性”(conceptual inertia)。
正如热质说是一种大大超出感觉的理论、而不是直接的感觉信息一样,我们的常识概念-日常经验也应该被视为理论。丘奇兰德随后举出了一个浅显的例子:常识关于热的概念实际上是与正确的科学理论矛盾的,比如,常识一般认为,正常条件下人们感觉较热的物体就是更“热”的;但实际上,由于导热能力的不同,一块温度比木块低的铁块反而可能会让人感觉更热。在这里,常识理论所提供的说明——“热”即感觉较热——明显地与科学理论——“热”即温度较高——发生了龃龉。这就又一次证明了前面的结论:观察语词的意义并不能由感觉决定,在一种更优的理论面前,感觉不应该居于基础地位。
解释空缺式辩驳立足于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的两分法。这意味着存在一些能够被称作“经验基础”的信息,它们能够被我们客观、中立而无误地接收,并作为评判物理世界图象的可信凭据。以上研究已经表明,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首先,我们总是、并且只能通过理论概念理解世界,并且这种理论目前很大程度上是常识化的;其次,为了提供必要的解释与说明,理论概念的意义总要超出感觉经验;第三,不同的理论之间存在竞争与优劣之分,解释空缺论者所依赖的上述区分,实际上是常识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区分。正如理查德·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之中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朝一日能够摧毁原有的心智图象,直接以“C 纤维颤动”而不是“疼痛”指称自身C纤维颤动所引发的感觉,亦即用神经-生理概念代替——而不是翻译——错误的常识心理学概念,心智的神秘就会完全消失,解释空缺疑难当然也将随之迎刃而解。相对于常识理论,科学理论在诸多方面都有巨大优势;而常识理论的优势仅仅在于它处于一个已建成的、根深蒂固的概念-语义网络之中,理论的更替必须以该网络的重构为前提。事实上,这种重构在科学史的每一页上都在发生。
重思解释空缺
(对丹尼尔·邓尼特《意识的解释》的评论)
初看起来,解释空缺(The Explanatory Gap)论题只对立足于严格还原论的物理主义方案构成挑战,而对于取消物理主义而言则并无威胁,因为后者相信:在经过充分的知觉开发,或者说自然信息的概念开发(conceptual exploitation)之后,我们当前实质上立足于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理论的心智图象将被宣判为错误的,它最后必然会被经验科学所提供的神经-生理图象所代替。Richard Rorty 进一步指出,我们完全可以从语言角度想象这样一种替代过程: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用“C-神经纤维颤动”代替自然语言中的“疼痛”概念,用 S296、G412 等名词代替我们的某些信念与欲望,所谓心理状态与物理状态,或者说内部状态与外部状态之间的界限就消失了;进而,成功迷惑了几代哲学家的所谓“一个身体正常的人宣称自己疼痛”的难题也将告解决。统而言之,在取消物理主义者看来,解释空缺式案例并不构成深刻的挑战,物理主义方案不需要,也不可能去容纳常识心理学这样的错误理论。
然而,即使我们能够承认自己的知觉功能已经深陷于错误的理论之中,但毫无疑问,知觉本身是存在的。上述论断可能马上就会遭到取消物理主义者的质疑:“知觉存在”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确能够接收各种信息,但说我们“拥有知觉”有何意义?功能主义无比正确地指出,知觉是一种能力,其物理基础是大脑中的神经-生理活动。但是,这构成了一个充分的解释吗?
我们对知觉概念的用法之多,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对它的深入思考。我建议将知觉视为一种第一人称的体验。体验当然是“第一人称”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它是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私人语言”。事实上,如果上文所提到的替代工作是可能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心灵状态最终转译为物理状态,甚至可以通过精密的手段达到对神经元的操控;也即,任何一种所谓私人的心理事件都可以通过其物理基础而转化为物理事件,最后传递到其他人那里,具体而言,借助对其他人大脑中神经-生理活动的研究,我们将有可能拥有别人的体验——比如体验到成为一个红绿色盲是什么感觉。知觉当然是可转移的,在这一意义上,私人语言论证与 Thomas Nagel 的蝙蝠论证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如果取消物理主义者以为这种可转移性,或者说对内外状态之区分的取消就能够解除关于心灵的最终疑惑,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Dannett 在书中以不屑的口气提到了著名的颠倒色觉实验。他大方地承认,某一天某人突然发现“草变成红色,天空变成黄色”,这毕竟是可能的,并且,这一情况意味着“事物在你看来的样子大不相同”了。让我们就此打住!问题出现了:这一事态究竟改变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当然,我们都同意,变化的是大脑内的神经-生理状态。但是,难道取消物理主义者能够否认,这样一位不幸者的体验同时也发生了变化么?如果这样说是可行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怀疑,这样一种第一人称的体验的确存在。
让我们以一个更清楚的方式描述问题。前面已经提过,痛觉由大脑内的C-神经纤维所引起。这意味着,如果刺激某人的C-神经纤维,他将拥有一种特殊的体验。如果我们对这一公式没有异议,那么相同的问题就又出现了:为什么刺激C-神经纤维,人就会有痛觉?进一步,认知科学家如何可能在不借助内省报告,准确地说,在不相信受试者具有心灵的前提下确定疼痛与C-神经纤维的关系?Dannett 相信他的异现象学(Heterophenomenology)的方法与意向性立场(The Intentional Stance)的设定能够解决这一疑问,并举出小说作为例子:我们不必相信小说与真实世界存在必然联系就能够研究其内容;同样,我们不必相信受试者有意识就能够研究其报告。在研究中,我们只需将小说与报告看成一种构成了某个异现象学世界的纯化的文本即可。但我怀疑,如果我们不预设受试者拥有心灵,那么无论异现象学探究进行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确定第一人称体验的存在。尽管 Dannett 将 David Rosenthal 的高阶意识理论视为一个对象是否拥有意识的决定性的经验证据,但我看不出,他所构想的能够进行递归的自我表征的“升级僵尸”(zimbo)如何能够被视为拥有二阶意识。事实上,关于高阶意识,Rosenthal 要么是错的,要么就是给出了一个正确却毫无用处的结论。
二元论者 David Chalmers 正确地将心灵问题划分为 easy problems 与 hard problem。最终,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疑惑只有一个:为什么在认识感觉信息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觉,简单地说,为什么存在第一人称的体验?这一问题是成立的,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要在存在论的范畴上抛弃物理主义,还值得详细讨论。这部分是因为,上述对第一人称的体验的描绘很可能引起了一个哲学上的疑问,即知觉在世界图象中的地位究竟为何。知觉是一个非物理对象,还是某个由非物理对象构成的非物理事态,还是某个由物理对象构成的非物理事态?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就走入了错误的路口。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某个存在论系统之前,首先值得考虑的是:知觉概念是否果真处于世界图象之内?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知觉并不属于经验范畴,而是一个先验概念。这一结论意味着,知觉可能是关于某些经验对象亦即物理对象的存在论成立的前提。下面我将尝试给出一个关于知觉的先验论证。
A: 一个世界图象即是一组陈述。
B: 一组陈述的意义必然最终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基础概念-语义网络。
C: 因此,处于这一网络之中的概念不可能处于该世界图象的内部,亦即,其自身不可能成为该世界图象中的对象或事态。
实际上,上述论证适用于任何一个语言系统。对于物理主义的世界图象而言,因果概念是其基础概念-语义网络的一员,因为不可能使用物理学语言解释因果概念;相反,因果概念是物理学陈述之有意义的必要条件。知觉概念同样如此:如果没有知觉,也即,没有任何第一人称的体验,便不可能存在任何有意义的陈述,正如盲人无法理解关于颜色的陈述一样(在此我提请读者关注 Karl Popper 的一篇看起来在当代哲学中不甚重要的名为《语言与身-心问题》的论文。该文试图向我们表明,任何物理机器都不可能将语言用于描述与论证。其中一个关键的论述是,命名——将一个语词赋予一个对象——不可能是因果作用的结果,或者说,任何单纯的物理过程都不会产生命名活动的效果(注意:这只是反对了心-脑同一论,而没有危及物理主义方案的硬核,特别是非还原论的物理主义),因为后者必然伴随着知识与意向性;进而,如果命名不可能,那么对语言更复杂的运用就更不可能实现。今天看来,如果我们忽略这篇论文中想当然的二元论的意旨,那么它似乎就构成了 John Searle 中文屋实验的一个精简版本,同时又具有免于繁琐构设之干扰的优点)。因此结论便是,知觉(至少)是物理主义世界图象的基础概念-语义网络的组成部分。
取消物理主义者 Paul Churchland 正确地指出,并没有纯粹的,或者说先天正确的感觉信息,我们的知觉总依赖于一个概念架构(conceptual framework),而常识心理学即是这样一种架构。但他没有意识到,在此意义上神经-生理科学(乃至整个经验科学)同样是一种概念架构。Hilary Putnam 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其著名的内在实在论(Internal Realism)强调,“构成世界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在某个理论或某种描述之内提出,才有意义。”尽管这一论断经常被认为是相对主义式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采认相反的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立场,事实上,认为一切概念都应该得到(同等程度的)“终极解释”,这正是形而上学实在论的观念。正如物理学陈述需要因果概念才有意义、道德论断需要自由概念才有意义一样,认知科学把知觉概念设定为先验的,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显而易见的是,不可能用物理语句解释因果概念;不可能用道德语句解释自由概念;同理,也不可能用神经-生理语句(当然,物理语句同理)解释知觉概念。并不存在所谓最后的、根本的解释——对构成世界之对象的说明必然依赖于一个基本的概念系统,而这一概念系统自身不可能得到解释。在此意义上,解释空缺永远存在。